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来源:央视新闻视频截图
文/李晓宇
8月24日成为全球海洋环境的灾难日。
东京电力公司决定24日下午将日本核污染水排入海洋。 排放工作将于当地时间13:00开始,即北京时间12:00。 据日本媒体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约有134万吨核污染水。 2023年,核污染水将分四次排放约3.12万吨,每次约7800吨。 按照计划,海水排放将持续至少30年。
日本政府为何“不进口油盐”?
自日本政府做出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决定以来,国际社会的质疑和反对就从未停止过。 太平洋岛屿论坛秘书长亨利·普纳表示,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计划“想想就令人不寒而栗”。 韩国民主党决定考虑提出立法,全面禁止进口日本海鲜。 超过105万韩国人参加了该党发起的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签名活动。 在日本,日本水产协会联合会、福岛县、宫城县水产协会均坚持反对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
日本民众冒雨抗议核污染水排海。中新社记者 朱晨曦 摄
但无论反对声音有多大,日本政府仍然一意孤行。 有分析人士指出,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首先,成本低。 对于核污水,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了五种处置方案。 日本政府专家委员会承认,蒸汽排放、新建储罐、水泥固化等方案成本高昂,而海水排放是最便宜的方法,对日本本身造成污染的风险也最小。
日本政府选择了经济成本最低的海洋排放方案,却将核污染风险转嫁给了全世界。 这种将经济算计置于世界人民健康之上的行为,充分凸显了日本一些政客的自私和冷酷。
其次,一些国家的默许甚至纵容也有影响。
当地时间8月15日,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对日本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计划“感到满意”,该计划可能会开始早在八月下旬。
布林肯回应说:“在福岛排水问题上,我们对日本的计划是安全的并符合国际标准感到满意,包括关键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核安全标准。日本和“我们对原子能机构协调一致感到满意密切、主动地参与其计划,并且他们经历了一个透明的、基于科学的过程。”
然而,在全球生态环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日本向大海排放核污水的事件中毫发无伤。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所曾指出,福岛海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 自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到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 三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受到核污染的影响。 ,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影响全球鱼类洄游、海洋渔业、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等方方面面。 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的潜在威胁难以估计。
中方将如何应对?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明确表示,如果日方执意推进入海计划,中国政府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汪文斌表示,洪水灾后恢复困难,我们不希望2023年8月24日成为海洋环境的灾难日。 日本如果一意孤行,就必须为此承担历史责任。
对于日本启动向海排放核废水一事,生态环境部24日回应称,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日本福岛核电站污水排海问题。 2021年、2022年组织开展了辖区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摸清了相关海域海洋辐射环境本底情况。 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总体处于历年波动范围内。
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按照监测重点区域、覆盖管辖海域、掌握重点通道的思路,组织开展2023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 今后,生态环境部将继续加强相关监测工作,及时跟踪判断福岛核污水入海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切实维护我国国家利益和人们的健康。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此前也表示,为防止受放射性污染的日本食品输华,保障中国消费者进口食品安全,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食品。从日本福岛县等十个县(市)进口食品。 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包括食用水生动物)进行严格审查并附有证明文件,加强监管,严格执行100%检验,不断加强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和监测,确保日本输华食品安全,防范风险产品输入。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我们将保持高度警惕,坚持对国内消费者绝对负责的原则,根据事态发展及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中国消费者餐桌上的安全。
(部分文字来自新华社、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