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北极星水处理网: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分阶段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018年9月,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通知》,要求各地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地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排放标准,应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密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排放去向和改善人居环境需要,按照分区分级、宽严结合、优先重复利用、注重效益、偏重管理的原则,分类确定控制指标和排放限值。
2019年4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排放控制标准编制指南(试行)》,指出尾水排放标准可因地制宜适当放宽;鼓励优先采用氮磷资源回收和尾水利用技术。同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标准》将于2019年12月正式实施。标准对设计水量及水质、污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及验收、运行维护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国家治理目标:到2020年,13万个新建村完成环境综合整治,整治村生活污水处理率≥60%。
近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早期: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工进城;(2)发展:土地流转、城镇化;(3)现阶段:基于“两山论”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以下特点,导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难度大。
(一)污染源总量惊人、分布分散
我国有行政村约70万个,自然村就更多了,农村人口8亿,按人均生活用水100升,排放系数0.8计算,日累计生活污水6400万吨,相当于6400万吨/日,这64座百万吨级污水处理厂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30%-32%。
(2)污水处理率低
自然村人口稀少,卫生问题引发环境问题,污染源比较分散,村庄“小聚”、无序发展后,引发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34%~13%,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1.97%,未经处理的污水肆意排放,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三)农村规模养殖
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15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1068.6万吨,占全国废水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的48.06%;农业源氨氮排放量达72.6万吨,占全国废水氨氮排放总量的31.6%。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农村水污染综合整治是未来5-10年我国环境保护的“主战场”之一。
现状、问题
(1)缺乏相关标准、规范和规划指导
缺乏国家农村污水排放标准,缺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相信随着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文件,这些问题将一一得到解决。
(2)农村污水处理技术较多,但缺乏适用的技术指南
农村人口分散,条件差异大,缺乏统一的适用技术(指南或建议),地方政府无法选择和辨别技术工艺的优劣。
(3)处理水量与处理能力不匹配
在农村,“老旧小村”、“空心村”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均处理能力多按农村户籍人口设计,对人口流动问题考虑不足。实际运行中,因收集水量少(另一原因是收集管网建设不完善)导致运行负荷低甚至无法运行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建设和维护成本增加,造成资源浪费。
(4)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资金短缺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属于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其建设、运行、维护和监管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农村难以承受。
发展方向
(1)实现废水源头分类,开发资源回收和处理技术方案。
(2)智慧管控技术的应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众多,分散且当地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传统的值班运维管理不现实。因此,应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村镇水务云平台,实现智慧维护,即通过在线仪表、远程在线监测、无人操作、现场与远程操控相结合的智慧管控。通过智慧管控平台技术,实时掌控厂站运行状态,实现人、车、物的优化调度,减少日常人员投入,提高管理效率与水平,从而提高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从管理角度助力农村污水处理。
本文根据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工程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罗其进、广州市创景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林、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三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朱世泰在广州环博会“2019华南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研讨会”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