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日本核污染水影响几何?听海洋学家、核医学专家怎么说!

添加时间:2024-02-05

/

“就像在体内不断照射X光”

记者:核污染水里有什么?

蒋宁一:根据研究,日本核污染水中可能含有氚、锶-90、铯-137、钴-60、碳-14等64种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对生物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特性,会损害人和生物的DNA,造成基因突变和后代畸形,诱发多种癌症。

比如,氚可经由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被人体摄入,易于在人体内蓄积,会造成放射损害;铯-137会引起软组织肿瘤与癌症,如卵巢癌、膀胱癌等;碘-129则容易导致甲状腺癌。

记者:日本宣称这些核污染水已经被处理过了,应如何理解?

谢伟:根据日方公布的数据,核废水处理系统对多种核素的去除效率很不稳定,经处理后的核污染水中一些核素的浓度变化范围高达10万倍,且对氚、碳-14和碘-129的去除效果较差。

张黎:日本宣称将氚和碳-14以外的大部分核素处理完了,但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核污染水是否能达到他们所说的安全水平?其他危害性较强的放射性核素是否真的被完全去除?

其二,对海洋水体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核污染水排放,在历史上没有先例,实际危害程度不一定能用封闭环境下、小规模水体的认知来判断。

记者:放射性核素怎样危害人体?

蒋宁一:比如锶-90、铯-137,它们进入人体后会滞留在骨骼和肌肉组织中,就像在体内装上了X光机,每天24小时不停照射,虽然放射量比X光小,但长期影响不可小觑。

记者:放射性核素的影响一定是长期的吗?

蒋宁一:要分类讨论。首先要理解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说得简单点,就是指放射性物质衰变成原有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经过一个半衰期,放射性物质只剩一半,再经过一个半衰期就剩下四分之一,以此类推。

我们到医院做X光检查,照射一次可能就是几秒钟,放射性几乎不在身体中驻留。

核医学科会使用极少量的放射性核素进行检查或者治疗,但选用的都是半衰期很短的,比如检查用的锝-99,半衰期在6小时左右,用于治疗甲亢的碘-131半衰期是8天左右。随着技术进步,检查用的放射性核素的量越来越低,影响越来越轻微;而治疗用的核素会滞留在人体中特定的区域,对人体其他部分是安全的。

但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完全不一样。刚才举例的锶-90、铯-137,半衰期都在30年左右,哪怕经过两个半衰期,在60年后还会有1/4的影响。它们影响的不止是一个人、一代人,可能会改变人体的遗传物质,对几代人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记者:对儿童、孕妇等人群,还会有什么影响?

蒋宁一:儿童青少年对放射性的敏感度比成人更高,长期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或者接触核污染水,可能导致发育畸形。对孕妇而言,就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日本核污水稀释_污水处理汞怎么处理_日本核污水加汞

中山大学西太平洋海洋环流数值模拟图。图中黄色为洋流,小尺度的涡旋会向西运动;黑色箭头所示为洋流的主要方向。

小尺度涡旋会携带核污染水到达我国沿海

记者:核污染水会影响我国沿海吗?

姚凤朝:会。虽然不是主要影响,但确实会有影响。

北太平洋环流的主要结构为一个顺时针环流,在福岛附近起主导作用的是黑潮(著名洋流,因水色深蓝似黑色而得名),黑潮在离开日本后,主要向东流动,所以核污染水的主要扩散方向是向东。

但同时,小尺度的涡旋会携带核处理水向西扩散,进入我国沿海地区。此前清华大学团队和德国团队的研究都指出,核污染水的影响会在一段时间后到达我国沿海。

污水处理汞怎么处理_日本核污水稀释_日本核污水加汞

记者:日本计划持续排放核污染水30年甚至更久。期间,洋流会改变方向、转向我国吗?

姚凤朝:北太平洋环流的方向在大尺度上是固定的,不太可能改变。不过,相关研究显示,日本如果持续排放,随着时间推移,核污染物会逐步扩散,对全球海域都有影响。

记者:核泄漏会给海洋生态带来哪些威胁?

张黎:具体到这次核污染水带来的威胁,严格来讲我们还不知道,因为还没开始排放,只能根据理论推测。

但是,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在2011年3月,对这次核泄漏事件已经有很多相关研究。比如,2011年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域捕获的蓝鳍金枪鱼中,就检出了来自福岛核反应堆的钋-210。

哪怕是事件发生10年后,到了2021年,新的研究显示,在距离核电站22公里外的水体的淡水鱼中仍能检出贝克勒尔(放射性活度单位,活度越大表示放射性越强)超标一倍的铯-137,可见核泄漏的影响深远。

记者:仅从理论上推测的话,排放核污染水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张黎:进入海洋的放射性核素通过海水扩散和洋流输运等方式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并且通过生物吸收和食物链传递等方式进入生物体中。

最先受到影响的可能是排放区域附近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快、迭代速度快,放射性核素如氚和碳-14等可能更明显地作用于它们。它们的群落结构如果发生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中的其他部分造成难以预测的影响。

谢伟:海洋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环节,互相之间保持着平衡。如果核污染水对其中某些环节造成剧烈影响,比如某个关键物种的数量大减或者大增,都可能对整个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这类破坏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逆转。

著名水污染公害事件就发生在日本

记者:海洋生物中的污染物,一般是如何检测的?

张黎:一般通过捕捞等方式采集需要检测的海洋生物,例如鱼、贝类等,带回实验室中进行解剖和样品预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的污染物类型选择相应的专业设备进行检测分析。

以鱼为例,主要是检测肌肉中的污染物。鱼的肌肉占到体重的九成左右,我们食用鱼类大多也是吃肌肉部分,所以检测肌肉比较有代表性。

记者:放射性核素会在食物链中一步步累积吗?

谢伟:在食物链上,高营养级的生物(如鱼类)摄食低营养级的生物(如藻类、浮游动物等),所以放射性核素等污染物可能从低到高传导,在高营养级鱼类等的身体中累积。

比如锶-90会累积在鱼类和贝类等食物中,而人类摄入后,锶-90可以替代钙离子进入人体骨骼,不断释放辐射能量,加重骨癌、白血病等的风险。

记者:这些累积的放射性元素,最终会不会影响人类?

张黎:我是做海洋生态毒理学的,在这个领域,人类历史上一次非常严重的公害事件就发生在日本。

1956年日本水俣湾的怪病事件轰动世界,患者的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手足变形,严重者神经失常甚至死亡,这种病被命名为水俣病。当地工厂把含汞的废水排到了大海里,汞被水生物摄入后,经由食物链富集,又被人类吃进体内造成伤害,就成了水俣病。

这次核污染水中的铯-137,它在海洋生物中的富集作用和汞类似,在食物链中越往上的生物体中,铯-137的浓度越高。而且铯-137有放射性、半衰期约为30年,一旦进入生物体或人体,就会长期产生辐射影响,可能比汞的危害更大。

记者:这会是又一次水俣病事件吗?

张黎:目前的数据还不足以推测。但我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或者机构,应该做好充分的、公开透明的研究。

水俣病的影响至今仍在持续,日本深受其害;而核污染水的影响可能是全球性的,不知道最终会由谁“买单”。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yina37.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