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添加时间:2024-02-05

/

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属于火电厂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排污许可证”等环保政策的密集实施,对火电厂取、排水水量和排水水质指标限制越来越严格,而且部分地区通过实施阶梯式水资源费收取办法,水资源成本大幅上涨,迫使火电企业必须实施深度节水和废水综合治理工作。火电厂是耗水大户,火电厂循环水系统用、排水水量占循环冷却型火电厂总用水量和总外排量的80%-90%,新建火电厂达标投产也对耗水指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电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要进行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或排放。

目前,循环水排污水中的ca2+、mg2+、全硅、总磷(tp)、cod、总有机碳(toc)等浓度较高。传统的膜回用工艺(混凝澄清和生物法)效率由于循环水排污水中的有机物而受到很大限制。排污水中有机物均为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很差,直接采用生物法进行处理,有机物去除效果极差,需要先通过高级氧化来提高循环水的可生化性,但工艺复杂,工程实施难度大;而且处理之后排污水硬度偏高,直接排放易产生环境污染。一般情况下,主厂房区的机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含油废水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且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运行情况并不令人满意,部分系统因选择工艺不当等原因,不能起到有效的净化处理作用,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分析,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电厂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去除循环水排污水中的有机物、废水回用率低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水力旋流器、初沉箱、排污口、提升泵、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软化水箱、中和箱、药品储存罐、反渗透水箱、污泥池和储液箱;

初沉箱、排污口、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软化水箱、中和箱、反渗透水箱、储液箱依次连接;

初沉箱上设有水力旋流器,所述初沉箱下部设有排油口;

排污口与所述有机物沉淀箱之间设有提升泵;

初沉箱、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软化水箱、中和箱、反渗透水箱均与污泥池依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ph指示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逆止阀、污泥收集泵和板框压滤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和箱与反渗透水箱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在中和箱和反渗透水箱之间的流动;反渗透水箱与储液箱之间设有逆止阀,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从反渗透水箱流向储液箱,防止逆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储液箱末端设有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在储液箱和外部管道之间的流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与软化水箱上方均设有药品储存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药品储存罐包括:硫酸储存罐、氯化铁储存罐、naoh储存罐、储存罐和氯化氢储存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中和箱上设有ph指示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污泥池、污泥收集泵、板框压滤机依次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水力旋流器用于去除循环排污水中的油类,初沉箱用于初步对循环排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固液分离,板框压滤机用于分离污泥池中的固体和液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储液箱用于存储处理后的循环排污水。

本实用新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硫酸储液罐,能够将废水中有机物ca2+、mg2+等杂质有效去除,多余的硫酸能够通过naoh进行中和。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力旋流器,利用离心力、向心浮力和流体曳力大小不同,实现两相或多相分离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水力旋流器上加装气浮装置,使水力旋流器在离心分离的基础上再增加重力分离作用,即便是微小的油粒也能被分离出来,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naoh储存罐和储存罐,能够有效去除循环排污水中的酸性物质并能够调节ph值。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硫酸储存罐、氯化铁储存罐、有机物沉淀箱,能够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实施例1中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水力旋流器;2-初沉箱;3-排油口;4-排污口;5-提升泵;6-有机物沉淀箱;7-硫酸储存罐;8-氯化铁储存罐;9-缓冲箱;10-软化水箱;11-naoh储存罐;12-储存罐;13-中和箱;14-hci储存罐;15-ph指示记;16-第一电磁阀;17-反渗透水箱;18-逆止阀;19-储液箱;20-第二电磁阀;21-污泥池;22-污泥收集泵;23-板框压滤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能够有效去除循环水排污水中的有机物,实现废水的回用,提高废水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包括水力旋流器1、初沉箱2、排污口4、提升泵5、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软化水箱10、中和箱13、药品储存罐、反渗透水箱17、污泥池21、储液箱19。

初沉箱2、排污口4、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软化水箱10、中和箱13、反渗透水箱17、储液箱19顺次相连;初沉箱2上安装有水力旋流器1,所述初沉箱2下部设有排油口3;排污口3与有机物沉淀箱2之间设有提升泵5;初沉箱2、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软化水箱10、中和箱13、反渗透水箱17分别与污泥池21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ph指示计15、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20、逆止阀18、污泥收集泵22和板框压滤机23。

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的左侧安装有注水口,用于将待处理废水接入本处理系统,进入水力旋流器1。水力旋流器1与初沉箱2通过管道相连接。初沉箱2借助提升泵5由管道来连接到有机物沉淀箱6。有机物沉淀箱6与缓冲池9、软化水箱10、反渗透水箱17及储液罐19依次由管道相连。储液罐19与锅炉补给水管道和冲灰用水管路相连,实现电厂废水的循环利用。在有机物沉淀箱6、软化水箱10及中和箱13均放置不同品类的药品储存罐。在水力旋流器1、初沉箱2、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软化水箱10、中和箱13和反渗透水箱17底部均有管道与污泥收集泵22连接,最终通过板框压滤机23排出。

实施例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污水循环处理系统_污水循环利用处理设备_多相循环污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如说明书附图1,包括水力旋流器1、初沉箱2、排污口4、提升泵5、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软化水箱10、中和箱13、药品储存罐反渗透水箱17、储液箱19、污泥池21。

具体的,初沉箱2、排污口4、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2、软化水箱10、中和箱13、反渗透水箱17、储液箱19依顺次相连。

初沉箱2上设有水力旋流器1,初沉箱2下部设有排油口4;排污口4与有机物沉淀箱6之间设有提升泵5。

初沉箱2、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软化水箱10、中和箱13、反渗透水箱17均与污泥池21依次连接。

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ph指示记15、第一电磁阀16、第二电磁阀20、逆止阀18、污泥收集泵22和板框压滤机23。

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与软化水箱10上方均设有药品储存罐。

药品储存罐包括:硫酸储存罐7、氯化铁储存罐8、naoh储存罐11、储存罐12和hci储存罐14。

中和箱13与反渗透水箱17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16,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在中和箱和反渗透水箱之间的流动;反渗透水箱17与储液箱19之间设有逆止阀18,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从反渗透水箱流向储液箱,防止逆流;储液箱19末端设有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在储液箱和外部管道之间的流动。

中和箱上设有ph指示计。

污泥池21、污泥收集泵22、板框压滤机23依次连接。

水力旋流器1用于去除循环排污水中的油类,初沉箱2用于初步对循环排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固液分离,板框压滤机23用于分离污泥池中的固体和液体。储液箱19用于存储处理后的循环排污水。

具体的,循环排污水首先通过水力旋流器1将水中油类去除,避免影响后续工艺的处理效果,同时有收集污水的作用。再通过初沉箱2初步对循环排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固液分离。

具体的,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与软化水箱10上方均有要药品储存罐,在合适的时机投放相应的药物进行处理反应。浓缩的泥浆通过初沉箱2、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与软化水箱10底部设置的输送管道送至板框压滤机22压榨处理,形成固体废弃物。

具体的,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与软化水箱10依次相连,废水流经初沉箱4中在提升泵5的作用下进入有机物沉淀箱6。有机物沉淀箱6、缓冲箱9与软化水箱10上方均有要药品储存罐,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投药处理。

具体的,经过本实用新型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处理过的废水可以储存在储液箱19中,这部分水可以进行回收利用或者可以直接排出厂区之外。本实用新型采用二级软化工艺有效去除循环水中结垢性物质。naoh-能够有效对的去除ca2+、mg2+、tp、toc、全硅等杂质,其水质满足冲灰用水、锅炉补给水的相关要求。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的药品储存罐包括:硫酸储存罐7、氯化铁储存罐8、naoh储存罐11、储存罐12和hci储存罐14。

具体的,将硫酸储存罐7、氯化铁储存罐8向有机物沉淀箱6投加硫酸、氯化铁并搅拌,调节废水ph在4.0-5.0之间,提高有机物去除效果,同时可去除循环水中残余的阻垢剂、缓蚀剂。

具体的,将naoh储存罐11、储存罐12向有软化水箱10投加naoh、并搅拌,调节废水ph在8.0-9.0之间,能够有效去除循环水中结垢性物质。

具体的,将hci储存罐11向中和箱13投hci并搅拌,调节废水ph在7.0左右,实现废水整体体现电中性。

本实用新型循环水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通过上述三个处理单元处理循环排污水,能够有效的去除废水有机物,实现了废水的软化及对废水中微小杂质,最终输送到冲灰用水、锅炉补给用水,从而实现废水的回收和再利用,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力旋流器、初沉箱、排污口、提升泵、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软化水箱、中和箱、药品储存罐、反渗透水箱、污泥池和储液箱;

所述初沉箱、排污口、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软化水箱、中和箱、反渗透水箱、储液箱依次连接;

所述初沉箱上设有水力旋流器,所述初沉箱下部设有排油口;

所述排污口与所述有机物沉淀箱之间设有提升泵;

所述初沉箱、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软化水箱、中和箱、反渗透水箱均与污泥池依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还包括ph指示计、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逆止阀、污泥收集泵和板框压滤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与所述反渗透水箱之间设有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在中和箱和反渗透水箱之间的流动;所述反渗透水箱与所述储液箱之间设有逆止阀,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从反渗透水箱流向储液箱,防止逆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末端设有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循环排污水在储液箱和外部管道之间的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与软化水箱上方均设有药品储存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品储存罐包括:硫酸储存罐、氯化铁储存罐、naoh储存罐、储存罐和氯化氢储存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箱上设有ph指示计。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污泥收集泵、板框压滤机依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流器用于去除循环排污水中的油类,所述初沉箱用于初步对循环排污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固液分离,所述板框压滤机用于分离污泥池中的固体和液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4、6-9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用于存储处理后的循环排污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排污水处理回用系统,属于火电厂废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有效去除循环水排污水中的有机物、废水回用率低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力旋流器、初沉箱、提升泵、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软化水箱、中和箱、PH指示计、药品储存罐、反渗透水箱、电磁阀、污泥池、污泥收集泵和板框压滤机;水力旋流器用于去除循环排污水中的油类,初沉箱用于初步对废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进行固液分离;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与软化水箱依次相连;有机物沉淀箱、缓冲箱与软化水箱上方均有药品储存罐。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循环水排污水中的有机物,提高废水回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淼;任子明;高树奎;严晖;韩志军;张金利;马燕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电电力邯郸东郊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yina37.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