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专家观点:“十四五 ” 环保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

添加时间:2024-02-11

/

环保理念产品设计_环保理念是什么意思_环保理念产品

环保理念产品设计_环保理念是什么意思_环保理念产品

前 言

国外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发展早于我国,经验丰富,技术先进,对比分析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及竞争力,我国的环保技术创新能力仍较差,环保企业竞争力弱。环保产业是新时代绿色产业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绿色产业内涵和发展的重要性,参照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的经验和规律,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寻找环保产业发展的发力点,并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提出建议。

正 文:

环境科技的竞争力分析

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国内的环境问题是在近30年才集中出现并被社会公众所关注,但研究发展速度很快。2000年以来,我国的环保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趋严以及政府在该领域科技投入的持续增大,是环保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环保技术研究紧跟国际前沿,形成了较全面的研究布局,在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如生态修复技术中的森林与草地恢复技术、荒漠化防治技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中的固定源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源清单技术。但环境科技的研究水平整体处于国际中上水平,距离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仍有10~15年的差距。

整体来说,我国在环保技术创新方面的产出较多,环境领域的论文发表总数仅次于美国,且增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一些子领域的专利技术申请量达到或接近世界第一,但环保技术论文的质量与发达国家尚存在差距,SCI论文被引频次少于发达国家,且原创性技术较少,核心技术创造不足,发明专利技术总体质量也不高,缺乏核心专利技术。分析我国的环保技术创新成果,可发现存在研究偏基础、产业化水平较低的问题。主要原因有:1)我国现有环保技术研发主体仍然是高校和研究院所,企业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以水污染控制领域为例,国际水污染控制主要专利权人,前十名几乎全部是国外企业,其中日本5家、韩国2家、美国2家。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力量分散,大气污染防治领域也存在类似情况。2)企业研发实力不具备国际竞争力,高校和企业的研发与转化应用脱节的问题突出,导致自主研发技术多处于小试或中试阶段,技术产业化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缺乏支撑环境质量改善的核心技术和产品。例如,从转化应用来看,全国的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合同交易额为691亿元,占总额8%,技术合同交易额占环保产值2%,与发达国家相比,环保产业技术转化应用比率较低。

从企业发展规模来看,目前我国环保企业数量大,但大型企业少(营收>4亿元,4.1%)、小微型企业比例高(营收从产业结构分布上看,主要以设备和工程建设(设备55%,工程建设30%)为主,综合服务商比例低(约6%)。

新时代的绿色产业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三大产业囊括在“绿色产 业”中,丰富了新时代“绿色产业”内涵。依据十九大 报告的全新要求和核心目标,对以三大产业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内涵进行分析:

一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基本支撑

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当前,我国存在生态系统退化,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发展三大产业,就是增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能力,需从几个环节进行突破:源头上减少消耗、提供清洁能源,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在末端治理环境污染等,立足环保产业长远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二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资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科技含量高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仍然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低效益的问题。环保企业可从污染治理入手,以三大产业为核心,以低碳绿色循环的经济发展为目标,把握存量经济和增量经济市场,用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技术和模式对存量经济进行绿色化改造,对增量经济进行绿色化构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绿色化程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内容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但我国三大产业发展不足, 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供给能力不能满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求,绿色产业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绿色产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不断在孕育新技术、催生新业态、创造新供给,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 超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仅我国的绿色产业市场空间就可达到几十万亿元。需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培育绿色新动能,推动新旧动能顺利转换。

四是推动形成绿色消费,培育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发展壮大三大产业,向全社会提供更多的生态、环保、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再生等绿色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可有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充足有效的绿 色供给能力,促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观、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消费观,推动形成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环保理念产品设计_环保理念产品_环保理念是什么意思

绿色产业发展经验及趋势

欧、美、日等工业化先行国家及地区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绿色产业逐步发展壮大,经历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布局的转变,由治标为主到治本为主的转变,由抓末端治理到抓全过程治理的转变,由单纯污染治理到产业 和能源结构调整的转变。总结国外绿色产业发展经验及趋势,对探索我国绿色发展路径,提升环保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严格的法规制度体系创造活跃的市场需求

许多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明确企业节能环保义务,对其资源节约和污染排放进行规范和约束,刺激形成绿色服务市场的强劲需求,有力带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如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构建了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法制体系,明确社会各个主体的生态环境法律责任,形成绿色市场机制。这些法律法规的落实有严谨的体系保障,法律标准详细,可操作性强,执法严格,处罚严厉,推动政府和企业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力度。欧、美等国家及地区普遍对环境违法的处罚十分严厉,巨额的环保污染罚款,形成了对污染企业的有效震慑,促进了重污染企业的自我革新。

二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在政策激励方面,各国政府利用财税、补贴、价格和绿色金融等各种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和装备的投入,倾斜性地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在补贴政策上给予明确规定,提高落实的可行性,如德国对未处理利用的建筑垃圾按每吨500欧元的标准征收处理费。在市场机制方面,政府鼓励应用第三方环境治理和绿色采购等商业化手段,为产业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市 场环境。发达国家纷纷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提高了污染治理效率并推动环保产业快速发展,同时还便于环保部门监督管理。在产业主体方面,各国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绿色产业,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公用事业, 支持小企业提供外部服务和其他细分领域以活跃市场。

三是科技创新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发达国家始终是以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为主线,加大研发投入,重视科研成果转化,为绿色产业的增长提供了持续动力,如美国的环保技术研发经费一直维持在全社会研发总经费的9%左右,环保产业研发成果转化为专利或技术许可证的比例高达70%以上。以新兴技术交叉融合激发环保技术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如无人机平台技术、环境传感器 技术、环境遥感技术的开发应用,以“智能电网+特高压+清洁能源”为特征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能源革命。通过颁布绿色产业研发创新的“刺激计划”和行动路线图,为绿色技术创新孵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欧盟“地平线2020” 计划,预计投入153.5亿欧元支持绿色产业技术创新。我国在这方面刚刚起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是综合性生产服务逐步成为绿色产业的主流发展业态

国际绿色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源头预防、区域 整体协同治理、过程综合管控相结合的污染治理思路。相应的,环保服务企业也由单一服务商逐渐向综合服务型企业转变,综合服务型企业大量涌现,业务范围由设备供应、工程改造拓展到为用户提供诊断、设计、融资、建设、运营 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如城市固体废物处理领域,传统单一处置技术存在固有缺陷,可依靠技术协同解决城市固废问题,包括利用烟气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和污泥处理技术,解决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排放的碳、氮化合物引的新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技术的融合促进企业融合,形成综合性服务企业。

五是广泛的社会参与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公众绿色意识的觉醒和权利意识的诉求,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环境信息的公开,同时社会舆论监督对环境污染事件和企业行为形成了强约束,倒逼产业向绿色转型升级。绿色消费理念和习惯深入人心,对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正反馈。

针对以上国外先进发展经验的分析,提出以下对加快壮大绿色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强化倒逼释放潜力,改革环境监管体制,实现环境保护督察常态化;2)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破除部门区域条块分割,打破市场壁垒,建立统一市场;3)财税价格扶持发力,设立国家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污水污泥、再生水、生活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服务等增值税减免力度;4)绿色金融强化助力,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绿色融资担保机制,推动设立绿色融资担保机构。

中长期环境科技发展规划展望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稳中向好,但成效并不稳固,尚存在较多问题,如产业聚集区工业固废产生集中,成为制约区域产业健康发展与区域生态保护的核心瓶颈之一;城镇化进程迅速,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高度集中,处理处置难度前所未有。未来,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问题、分类施策、精准发力,不断取得新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演变,对未来发展进行中长期规划。

规划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三个“新”:

1)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提前了15年时间;

2)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新形势和新变化。生态环保形势仍十分严峻、社会主要矛盾将发生变化、生态文明定位和重要性提升为“千年大计“根本大计”;

3)对环境科技支撑提出了新的要求。遵循“支撑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保产业、保障环境安全”的指导思想,研究生态环境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及任务部署。

针对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以科技全链条的创新思维,研究生态环境科技需求,提出中长 期环境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及重大方向,支撑和引领环境污染攻坚战,实现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的宏伟目标。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yina37.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