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核废水排入大海,对人健康有何影响?
所谓核污水,就是在冷却核反应堆后残留的废水,即放射性液体。而核废水中被检测出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
核辐射不仅能杀伤细胞,又有诱变的作用,可能诱发细胞癌变或基因突变,导致生物畸形等。
短时间内,摄取剂量一旦超过100毫希沃特,人体就会受到伤害,如果超过4000毫希沃特,将会直接导致死亡。
尽管东京电力公司表示,会把废水里“氚”的浓度稀释到日本国家标准的1/40,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但此前也有媒体披露,即使是日方称经过 “过滤”处理的核污水中,也含有氚、碳-14、钴-60、锶-90、碘-129等几十种难以彻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残留。
(其中碘-129可导致甲状腺癌,锶-90已经被世卫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是导致白血病的罪魁祸首。而氚可以进入生物体内,还可以在体内停留,并引起基因突变。)
换句话说,浓度是降低了,但总量是几百吨,你品,你仔细品品。
02
以后我们还能吃海鲜吗?
不一定。
海洋是一个大循环。顶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德国 曾对核废水的扩散情形进行计算机模拟演练。
据研究人员预测,在核废料排放入大海140天后,含核废料的洋流将进入到我国南海和东海领域,并在2年内污染中国的大部分沿海区域。
图源:官网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对核废水扩散速度和影响的模拟效果图,蓝色为轻微辐射,红色为高剂量辐射。
随着洋流推动,核废水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鱼类处于核辐射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或者肉质中含有放射性物质。
如果人吃了这些含有放射性物质的鱼,放射性核素经食入后沉积在体内,既具有生物化学毒性,也会对周围组织或器官造成影响。
一句话:现在能吃,核废水排放后,可能碰都不能碰了。
不仅是不能吃海鲜,物种的变异也需要我们警惕!
01
核废水会引起物种变异吗?
早有案例。
自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县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爆炸后释放大量核辐射后,我们可以从一些数据中看出核辐射污染对周边物种的影响:
· 2020年2月份发布的居民健康调查中,福岛县青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18倍。
· 2018年2月东京电力公司抽检的结果发现,每1公斤的小鳍红娘鱼含358贝克勒尔的铯。(铯主要滞留在全身软组织中,尤其是在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浓度较低。较大量的放射性铯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慢性损伤,并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 日本宫城县沿海村子更是出现9足章鱼。
核污染的影响有那么多,那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消停呢?
04
核废水排入大海
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未知数。
海洋并不能在短时内把福岛近百万吨的核废水净化掉,加上鱼类的繁衍与洋流的影响,未来受到核废水污染范围只会越来越大。
其实这些危害,日本政府真的不清楚吗?
相反,作为漩涡中心的他们,更清楚核废水对于环境、人类健康的危害,但他们还是决定召开会议发出声明。
毕竟这方法,省事、快捷,还省钱。
而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日本政府如果将核废水排入海洋,将构成典型的海洋环境污染行为,不仅有违于国际道义,也应承担相应的国际法责任。
相比索赔/承担责任,倒不如寻求更好的核废水处理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