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海绵城市 打造生态宜居宿迁

添加时间:2024-02-17

/

为了解决“城市看海、大雨就涝”的城市病,近年来,海绵城市建设在全国许多城市陆续展开,宿迁市以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建设为载体,率先开展全域海绵城市建设。今年6月,宿迁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成功入选国家级首批系统化全域海绵建设示范城市。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路线_污水提质增效路线处理技术规程_污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透水路面、下沉式广场、雨水花园……在运河湾公园内到处可见,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在这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仅是宿迁海绵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宿迁市围绕“规划引领、过程管控,五全理念、统筹实施,水岸一体、城水交融,多元投入、共建共享”四个方面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完善领导管理体系、制度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效果评估机制。

污水提质增效路线处理技术规程_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路线_污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规划引领、过程管控。高水平编制海绵城市、排水防涝、地下管线等8项专项规划,以高质量规划推动海绵城市高质量建设。制定《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出台《宿迁市海绵城市建设导则》等16项地方标准,将建设内容、关键指标纳入土地供应、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等全过程,实现“全生命周期”管控。

五全理念、统筹实施。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配套、全域修复、全域清流的理念,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工作。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型城市水系、园林绿地、城市道路、居住小区“四大系统”建设,三年来累计完成61个积水点改造,新改建雨水管网71公里、疏浚河道65公里,城市管网空白区全部清零,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连续5年无重大积水影响。

污水提质增效路线处理技术规程_污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_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路线

水岸一体、城水交融。将海绵建设与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改善相融合,以“一湖两河”为重点,深入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继建成运河湾公园、古黄河风光带、虞姬公园等滨水文化公园,打造滨水绿道50余公里,营造水、城、人一体发展的滨水开放空间,形成水清岸绿、富有特色的水美宜居城市。

污水提质增效路线处理技术规程_污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_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路线

多元投入、共建共享。在资金保障上,制定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相关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海绵城市建设投资机制。在运营模式上注重市场化运作,探索采用PPP、EPC等建设运营模式,多渠道、多形式吸纳社会资本和专业力量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在宣传引导上,鼓励公众参与,积极拓展群众参与和监督的渠道,形成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合力。

污水提质增效路线处理技术规程_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路线_污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

通过几年努力,宿迁市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已实施海绵城市项目142项累计投资17亿元,在建成试点区13.12平方公里基础上,率先开展全域海绵建设,新增达标区10.65平方公里,达标面积达24%。2019年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投资12.85亿元完成控源截污、引水活水等28项工程,总长86.8公里的25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通过住建部“长制久清”评估。同时,也形成了一批典型项目。比如,在马陵河综合整治工程中,坚持雨污共治、河岸一体,充分应用调蓄池、植被缓冲带等海绵城市新技术,新建排水管网25公里、1.45万吨的初期雨水调蓄池3座,新增水面4.5公顷、绿化14.5公顷,同步完成周边28个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水质从黑臭状态稳定提升至三到四类,5.2公里的昔日“龙须沟”变成了生态河、景观带,入选国家生态环境部·黑臭水体治理典型案例,荣获中国风景园林工程科学技术奖金奖、江苏省生态样板河湖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面向“十四五”,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新的起点,宿迁制定了《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的实施意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夯实海绵城市建设法规规章、规划标准、项目管控、效果监督、宣传教育等工作。

污水提质增效实施方案_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技术路线_污水提质增效路线处理技术规程

擦亮“水韵名城”名片,增添海绵城市建设新活力。聚焦两湖两河水绿资源禀赋,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宿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内涝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建成无内涝城市。系统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全域海绵项目建设,实施城镇污水提质增效“333”行动。严格落实城镇污水处理厂“一厂一策”提升方案,全力破解城镇污水处理“收集率低、进水浓度低”的难题。全面排查管网覆盖薄弱地区,持续推进易涝片区和积水点改造,努力打造“没有易涝点的城市”。

健全法规制度体系,保障海绵建设永续健康发展。在法规规章方面,《宿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已被市人大常委会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把海绵城市建设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举措规范化、法定化,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体系化的法规制度体系,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在规划管理方面,按照“增加审批内容、不增加审批流程”的原则,落实全周期管理要求,完善项目管控流程,实现建设项目全流程闭合管理。

重点打造综合示范项目,形成特色示范片区。预计到“十四五”末,累计达标区5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城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排水防涝能力、水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促进美丽宜居城市建设进入新阶段。

除此之外,宿迁将积极探索海绵产业发展,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智慧化决策、管理能力,建立海绵城市建设监测平台一张图,发挥政府财政引导作用,出台海绵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海绵城市建设中来,形成“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设施维护管养模式研究,探索建立雨水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广与应用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升宿迁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yina37.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