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核废料的价值 职业病案例13,接触电离辐射导致白血病?

添加时间:2024-02-22

/

这个案例长期接触电离辐射,现罹患白血病,会被诊断为职业病吗?

核废料现状_核废料有多可怕_核废料的价值

案例十三 疑因接触电离辐射导致白血病

案件背景陈述

基本资料:

个案为约40岁男性,过去曾于核废料贮存厂工作,之后因感冒而至医疗院所就诊,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过高,接受骨髓检查后诊断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本案经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非属职业疾病或执行职务所致疾病”。

职业医学证据调查报告之分析

一、疾病之证据:

个案因感冒症状至医疗院所就诊,进一步检查发现白细胞过高,转诊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治疗,个案表示发病前1个月有头晕、呼吸困难、虚弱及咳嗽症状,经检查发现颈部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骨髓检查后诊断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第五型。

二、暴露之证据:

个案过去曾有约3年的时间于核废料贮存厂工作,内容为厂房建设、核废料桶检整作业等。

(一)厂房建设:

个案从事厂房建设工作的时间约1-2个月,于核废料贮存厂内进行钢构厂房路面及水泥铺设,不需穿戴防护具。

(二)检整作业一:

进行检整作业时,依核废料桶样态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状态良好,将其外观重新捕漆喷桶,即可保存;

第二类为核废料桶外观有锈蚀但无破损,需进行除锈并重新捕漆喷桶,即可保存;

第三类为核废料桶外观有破损尚未破裂,需将破损之核废料桶再放入钢柜中封存,即可保存;

第四类为核废料桶已破裂或粉碎,需将此桶及内容物进一步破碎成小碎屑,混合水泥固化后再装入新桶,即可保存。

个案于核废料贮存场从事检整作业,工作约6个月,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7小时,工作内容为:于核废料贮存厂内之处理中心进行第二类核废料桶的除绣与补漆喷桶之工作,将核废料桶依保存状态加以分类。处理中心为负压设施,需配戴N95口罩,除锈时有墙壁隔开工作人员与核废料桶,个案需透过铅玻璃窗,将双手伸进橡胶手套内手持砂轮机对第二类核废料桶进行除锈;补漆与喷桶作业为手持刷子直接站在桶子旁补漆喷桶,未有任何防护措施。

(三)检整作业二:

检整作业的工作时间约2-3年,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约7小时,工作时间及工作内容整理如下:

1.取核废料桶:

取核废料桶的作业为6人一组,进入壕沟内会着防尘功能之防护衣,取第二、三类核废料桶时会配戴半面式防尘呼吸防护具,取第四类核废料桶时会配戴供气式呼吸防护具,其余壕沟外工作人员则配戴N95口罩。个案表示辅助剂量每日会有2-3次因瞬间剂量过高而鸣叫(约数值>150微西弗/小时),每日结束后其辅助剂量计显示累积剂量平均约为190微西弗。

核废料有多可怕_核废料的价值_核废料现状

2. 清理曾装过核废料桶的橱柜:

个案于钢构厂房内清理曾装过第二类核废料桶之橱柜,橱柜之功能为将从壕沟内取出的第二类核废料桶放置于卡车上的橱柜,载至壕沟外装运,待第二类核废料桶回储后,再将钢制橱柜载回厂房清理,执行作业时配戴N95口罩,未穿着防护衣,估计个案每日累积剂量平均约为1-10微西弗。

3. 将装有废料桶的橱柜上盖并锁上螺丝:

于厂房将第三类核废料桶的橱柜上盖、锁螺丝,执行作业时配戴N95口罩,未穿着防护衣,估计个案每日累积剂量平均约为200微西弗。

4. 核废料桶回储作业:

将部分核废料桶回储至壕沟,其他核废料桶则是装在橱柜内上盖、锁上螺丝后回储至壕沟内,执行作业时配戴N95口罩、未穿着防护衣,个案表示每日会有5-10次因瞬间剂量过高而鸣叫,由此可推估剂量数值约大于150微西弗/小时,以辅助剂量计测量显示累积剂量平均为约230微西弗。

5. 将核废料桶铁屑直接倒入废料桶橱柜:

将第四类核废料桶铁屑未装桶直接倒入第三类核废料桶橱柜内,在壕沟内作业时有穿着防粉尘效果之防护衣,并配戴供气式呼吸防护具。个案表示瞬间剂量有可能高达300-400微西弗/小时,但因现场噪音较大而不予以理会警报器鸣叫,于每日辅助剂量计显示累积剂量平均为约250微西弗。

综上所述,因个案表示执行多项作业时并未穿着防护衣,且无法确定呼吸防护具的配戴是否正确,故放射线可能经由口、鼻、皮肤等途径进入。作业期间有时会有警报器会响起,依据厂方提供之环境测量值,加以推论可能影响到工作人员的辐射剂量,推测当时个案距离接近时,辐射累积剂量(大于150微西弗)确实有可能因超过标准而发出警报,综合上述,个案确有暴露放射线之证据。

三、罹病时序性:

个案于核废料贮存场内工作约3年,之后于医院诊断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从辐射暴露后至白血病发生超过2年,符合先工作后发病之时序性。

四、文献一致性:

长期暴露电离辐射可能导致身体多器官之危害及癌症,例如:皮肤癌、甲状腺癌、血癌、肺癌等,甚至低剂量电离辐射也可能导致白血病。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指引将辐射效应分为确定效应和机率效应,确定效应主要用于高剂量领域,造成有一定数量的细胞失去组织功能,如0.10-0.25西弗能引起血液中淋巴球的染色体变异,0.25-1.00西弗可能发生短期的血球变化(淋巴细胞、白细胞减少);而机率效应则没有剂量阈值,接受剂量愈高,罹癌的机率愈高。急性暴露之后的研究指出,在日本原子弹轰炸生还者的世代研究中发现,癌症发生的比率升高。在暴露3年后,白血病即可能出现,特别是急性淋巴性血癌及慢性骨髓性血癌,最高的发生期间在5-10年间,20年后期白血病的发生仍偏高。然而长期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暴露,如核电厂员工,其慢性健康效应则仍不清楚。

根据我们的电离辐射职业病认定参考指引,辐射之慢性作用须符合因短期暴露于大量幅射或长期暴露辐射经一段时间后才发生健康危害。

其认定标准如下:主要基准为下列3个条件均须符合:

(1) 具短时间暴露于大量电离辐射或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的证据,累积剂量要达到造成危害的暴露标准,且暴露与疾病间有时序性;

(2) 具白内障、皮肤炎、胎儿发育异常及癌症(包括血癌、骨癌、肺癌、皮肤癌等),同时有客观的理学征候,异常的实验室证据及病理学证据;

(3) 需排除其他常见非电离幅射暴露的致病原因。

辅助标准为:如果对上述条件的效度仍然存疑,辅助标准纳入:

(1) 同工作环境之其他工作人员是否也有疑似的症状或疾病加以考量;

(2) 作业环境侦测显示长期的电离幅射偏高记录,或在环境未改善前曾侦测出辐射偏高。

五、排除其他因素:

个案从事此份工作前白细胞数已偏高,但病发前并无血液性疾病等特殊病史,工作期间每年定期检查白细胞数稍高,无呈现线性上升以及任何不适,且过去无其他化学、辐射等致癌性暴露史。

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鉴定决定

个案于核废料贮存场内从事检整作业,之后被诊断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经调查发现,因放射线可能经由口、鼻、皮肤等途径,且作业期间有时会有警报器会响起。但因暴露剂量未达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所规定之每连续5年周期之有效剂量(100毫西弗),或任何1年内之有效剂量(50毫西弗)之标准;另收集个案近5年同事之体检资料,并未发现有类似病例或白细胞增加之趋势,虽时序性符合,但个案于从事此工作前及工作初期有白细胞偏高之情形,未达我国电离辐射职业病认定参考指引之暴露基准,经职业疾病鉴定委员会鉴定为“非属职业疾病或执行职务所致疾病”。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yina37.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