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中华视窗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中华视窗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吴江市印染行业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2010-2012年)

添加时间:2024-01-30

/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第14号公告)、江苏省经贸委《关于执行国家(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加强印染企业技术改造备案项目管理的通知》(苏经贸投资〔2008〕397号)精神和上级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为规范印染行业建设,促进结构调整、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实现我市印染行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印染行业的现状和经济发展总体框架,现编制吴江市印染行业技术改造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规划(2010—2012年)。

一、基本情况

1、吴江纺织产业发展决定着印染行业的地位和作用。纺织产业是我市的主导产业,也是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全市已经形成了从缫丝、化纤纺丝、织造、印染、织物深加工到服装等纺织制成品的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社会化分工明确。目前,我市丝绸纺织产业企业众多,已形成了较多的规模型骨干企业,年织造能力达100亿米,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包括印染行业在内的吴江纺织产业担负着振兴江苏纺织业的重任,对全国乃至全世界纺织行业都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应对金融危机中,起到了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和促就业的积极作用。

2、吴江印染行业发展现状。一是装备不断更新。目前,我市共有印染企业72家、染色机7005台、印花机57台、定型机409台、磨毛机75台和其他设备389台,主要集中在纺织产业较发达的盛泽、平望、震泽和桃源等镇。近几年,印染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设备,截至目前,拥有进口染色机344台、印花机40台、定型机259台。二是生产领域不断拓宽。伴随着纺织行业的发展,吴江印染企业生产逐步实现由传统低档里料向中高档里料转变;由单一化纤印染向亚麻、纯棉、棉混纺和毛混纺交织等印染转变;由单一加工服装面料向家纺和工业用布等领域的转变。三是加工模式渐趋多样化。改变以往以单纯加工为主的经营方式,逐步形成了以加工和贸易并重,以贸易带动生产的加工模式。四是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目前,全市印染企业核定许可排放水量为4644万吨/年,COD排放量约2786吨/年。印染污水集中处理的程度不断提高,接管由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的企业达39家,占总企业数的60%。全市印染行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清污分流、中水回用和碱减量废水利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45家印染企业已实施清洁生产,达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效果。

二、我市印染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差距

近年来,我市纺织行业前道技术装备水平快速提升、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国际、国内印染行业技术和设备更新势头迅猛,而我市印染产能严重不足。特别是受地理位置、环境容量、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全市印染行业产品档次、竞争力水平不高,生产能力、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已成为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目前,全市印染企业年生产能力与织造能力严重不匹配,主要以印染涤纶长丝产品为主,印染高档纯棉织物、混纺交织物和功能性面料的企业很少,印染环节与整个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严重脱节。具体体现在:

1、技术进步内在动力不足。吴江地处太湖流域,受环境政策的限制较多,在断面水质已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全市也已多年未新批印染企业,印染行业缺乏新生力量的竞争。

2、高档织物印染能力不足。目前,我市生产中低档纯化纤产品的印染企业占总数的60%,生产高档纯棉织物、混纺交织物和功能性面料的企业很少,“以廉取胜、以量取胜”仍是多数企业采取的主要竞争手段。由于高档织物发展势头迅猛,而我市高档织物印染能力不足,大部分高档面料只能到外地印染,极大地削弱了整个纺织市场的竞争能力。

3、创新能力不足。多年来我市印染行业习惯于加工生产,企业对设备的技术改造、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投入很少,缺乏对国际纺织工业信息的跟踪和最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部分企业没有研究开发这项投入,企业间设备配置选型、工艺流程设计基本类似,很少有企业应用湿短蒸、冷轧堆、生物酶等节能环保新工艺。

4、规模集团型企业少。我市绝大部分印染企业都是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经济效益小,不仅占用了较多的环境资源,而且直接制约了有实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大项目的引进。愿意做大做强、实行产品和设备提档升级、争做行业领头羊的示范龙头企业缺乏,严重影响到整个印染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5、继续做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的压力增大。近年来,我市积极引进中水回用和深度处理技术,通过工程建设,目前,印染行业污水的末端治理已基本到位,节能减排工作难度加大,只有从中间环节着手,通过技术、设备和工艺升级,才能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工作水平,促进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盐城污水改造2020中标单位_连云港印染污水处理设备多少钱_盐城印染污水处理设备改造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围绕“做大做强纺织产业,做好做优地区环境”的总体目标,根据国家纺织业振兴计划和国家有关部门对加大技术创新工作的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的方式完成吴江印染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突出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两大工作目标,在排污总量有减少、排污水平有提高的前提下,实现印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压力进一步减轻的“双赢”目标。

2、发展目标。

(1)环境保护目标。按照“提升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在控制企业数量和排污总量、完成COD减排任务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全市印染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提档升级相关工作,使全市印染行业达到技术水平国际一流、综合效益国内领先目标,实现环境保护、生产效益最大化。

(2)技术装备提升目标。用三年时间淘汰落后染色机,发展溢流染色机、气流染色机等先进染色设备,高档进口染色机比例逐步提高,到2012年,低浴比染色设备比例达80%以上,节能、高效、自控程度高的高档定型机比例从50%达到80%,电子测配色、信息化控制技术推广率达80%,家纺及产业用纺织品的比重从目前的10%逐步扩大到25%。

四、主要工作措施

1、加快推进环保技术改造,全面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水平。适应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新要求,加快推进新一轮纺织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强化走节能减排与印染产业技术升级结合之路,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切实加强我市印染行业提挡升级工作,有效实现产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深入推进印染企业废水深度处理,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污水处理技术,要求技改的印染企业中水回用率达到50%以上。继续开展印染企业清洁生产,切实提高碱减量等废液的回收量,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努力,到2012年,全市所有印染企业全部完成清洁生产,实现印染产业企业总数、排放总量、用水量“三个下降”的目标。

2、鼓励企业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型先进工艺设备。引进低浴比、高效智能化的染色设备,大幅减少退浆用水,通过实施技改减少排污总量,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和江浙交界断面水质进一步好转。(1)提高装备水平。增加技改投入,在前道织造不断发展、调整的基础上,加快对现有染色机、定型机、印花机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改造,适度增加对磨毛机、轧光机、烧毛机及棉印长车生产线的投入,增加环保、清洁生产等方面的技改投入,全面提高生产设备装备水平。(2)提升技术层次。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开发尖端染色加工技术,自主开发印染新产品,重点发展环保型生产技术、能源节约型技术、印染工艺数字控制技术,逐步把偏重中低档、少品种、大批量的传统生产体制下的染色产业改造提升为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加快引进先进的综合染色系统,围绕服装设计、品牌生产和时装行业研发印染技术,开发绿色环保生产技术、能源节约技术等适应现阶段要求的环境技术。加大激光照排、数码印花、精蜡制版等原创性印染技术的开发力度,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的印染加工工艺和配方,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竞争力。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实施ERP管理,发展染整CAD、CAM系统技术,电脑测配色技术,通过数字化控制管理,实现成本最低化。

3、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培育好印染行业的排头兵。树立贸易导向型、循环经济型、装备更新型和品质高档型四种类型的典型排头兵企业,并为这四类企业创造条件,扶持其加快发展。通过典型示范企业的带头作用,引导全市印染行业升级工作全面展开,促进全市印染行业整体竞争能力更上新台阶。

4、调优产品结构,拓宽经营方式,着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引进发展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印染项目,扩大家纺及产业用纺织品比例,提高色坯面料、印花面料产品经营比重,逐步替代原有的印染产品,提高高档印染产品比重,改变单一经营加工的传统生产模式,实现印染产品多样化、差别化发展局面,提高抗风险和竞争能力。创新经营管理制度,改造传统的生产、营销和管理过程,提升企业管理效率,提高市场销售率,增强我市印染产品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组织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开发原创性印染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自主研发印染新产品,引进尖端染色技术,改造中低档的传统生产染色技术,有效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5、制定激励印染行业推进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专项扶持政策。抓紧实施装备更新换代战略,加快淘汰印染企业的落后设备和工艺,明确奖惩措施,整体提升我市印染产业装备技术水平,做到既提高印染后整理水平,更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矛盾。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邮箱:admin@yina37.com

电话: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地址: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中华视窗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P**********    网站地图